为切实保障适龄残疾儿童少年的受教育权利,河北省近年来致力于推动特殊教育发展,力求实现教育“全覆盖、零拒绝”。
目前,河北省已建成特殊教育学校163所,确保20万人口以上的县均设有此类学校,在校生达1.72万人。值得一提的是,石家庄市和保定市在2024年成功入选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。石家庄市通过构建随班就读、特殊教育学校、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及送教上门相结合的全纳普惠发展模式,实现了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安置率100%。保定市则积极推动融合教育,促进特殊教育学校与普通学校结对帮扶,加强校际资源共享,并推动职业教育与特殊教育深度融合,扩大残疾学生招生规模。
面对社会对孤独症儿童教育需求的增长,保定市率先行动,成立了省内首所孤独症儿童专门学校——保定融星实验学校,提供十五年一贯制教育。未来5年,河北省还计划在省会及较大城市建设更多孤独症儿童特殊教育学校,并在各设区市设立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学校和幼儿园。
为进一步改善残疾儿童成长环境,河北省加强了体制机制建设,成立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和特殊教育指导中心,并组建省级特殊教育专家库。同时,通过培训、研修和大赛等形式,不断提升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。此外,河北省还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,与京津特殊教育学校展开深度合作,共同推动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。